仔细回想起来,这个暑假的经历可以说是非常丰富多彩了: 和本科同学兼好友伟锅一起自驾去杭州呆了两天,见了已在阿里巴巴工作的业界大触鑫爷,并在鑫爷的带领下好好逛了逛阿里本部,老余杭小吃街还有浙大留学生餐厅,颇有口福。 之后母亲来上海玩,我到机场接她后直接与她一道去看望她二十余年未见的宝山区老同学冯阿姨,冯阿姨热情招待了我们,还带我妈妈看了上海外滩的夜景。回山东之后的第二天,我又马不停蹄地带着妈妈跑到青岛,准备我的马拉松赛事。而在此之余,我与妈妈欣赏了青岛黄岛区的美丽海景与特色满满的啤酒节,在第二天我们去见了她的另一外老同学王叔叔,并好好地饱餐了一顿青岛海味。 当然最难忘的回忆还是参加(半程)马拉松这件事了,晚上十一点的夜风徐徐扑面,道路旁呐喊助威的行人兴高采烈,一个个参加比赛的选手也都踌躇满志、奋力向前,里面有 看上去娇滴滴的女孩子,有独臂的大哥,有六七十岁头发花白的老爷子,也有摇着轮椅不落于人的身残志坚的兄弟。虽然成绩不甚理想,但这是我第一次线下马拉松参赛的记忆,势必难以忘怀。

而这些,不过是在短短两周左右之内发生的事。现在,我回到了熟悉的学校,熟悉的寝室,还有熟悉的实验室。

可是,我发现内心的浮躁感却无论如何都难以抹平。我疯狂地想找些事情消费掉自己的时间,就是不想看论文、写论文、做实验。我正在经历娱乐至死的摧残。

我大概无法成为一个专业领域杰出的人才,因为我不擅长推迟满足感:如果我觉得一部电视剧或动漫好看,我会不惜牺牲第二天的工作时间来一次性通宵看完。那种每天抽出半个小时分给这些以作娱乐休憩的安排,我办不到。 我一直以为自己是一个自制力还不错的年轻人,自从读研后,我对自己彻底改观了。我就是一个稍微有点运气的失败者的集合体,没法专心致志地干好一件事情。

兴许是因为被老师们放逐了太久,我自己也是本着破罐子破摔的想法,逐渐变成烂泥扶不上墙的状态的吧。可是,我仍然希望能够改变,希望能够获得救赎。因为这样下去,是绝对不行的。

我想成为一个不错的人——这是我一直以来最为纯粹的愿望。我想做个好学生,好儿子,好男孩,好科学家,好人。可是,目前来看,无论是哪一个角色,我都不合格。

归根结底,为什么现在的我如此心浮气躁,没法沉静下来做科研呢?本来这该是一件自然而简单的事才对。

如果说有什么是我自己能逼迫自己改变的,无非就是像之前那样把多余的奢侈品(iPad)卖掉以防止注意力被继续分散。现在,我会卸掉多余的手机应用来强迫自己将更多心力放在学习上。

今天我有任务,我必须对着 sublime text 编辑器将论文修剪至预定的6页。只是我不知道现在我是否还会被质疑,我不确定这份论文稿该什么时候发给老师们。在科研的道路上,毫无疑问我还有好长好长的路要走,我现在根本就还是个门外汉啊。可是,我又能如何做到更好?坐得了冷板凳,受得住孤独感。我想这就是答案。

如果我能专心地投入科研,如果我能在两年之内陆续发表不错的成果,如果我在此期间读了许多许多专业及非专业的著作,并且坚持跑步健身,还能在业余时间打打球,写写小说散心。 我想,即便是孤身一人,我也能骄傲地笑着走下去,直至永恒的分叉口,直至命运的交界线。

明天,你好!